用靜電 粉末噴涂設備(靜電噴塑機)把粉末涂料噴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于工件表面,靜電粉末噴涂加工廠,形成粉狀的涂層;粉狀涂層經過高溫烘烤流平固化,變成效果各異(粉末涂料的不同種類效果)的終涂層 。
前處理
目的:除掉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塵、銹跡,并在工件表面生成一層抗腐蝕且能夠增加噴涂涂層附著力的“磷化層”或“鉻化層”。 主要工藝步驟:除油、除銹、磷化(鉻化)、鈍化。工件經前處理后不但表面沒有油、銹、塵,而且原來銀白色有光澤的表面上生成一層均勻而粗糙的不容易生銹的灰色磷化膜(鉻化膜),鋼板靜電粉末噴涂報價,既能防銹又能增加噴塑層的附著力 。
常見前處理有浸泡式、噴淋式、瀑布式三種,浸泡式需要多個浸泡槽;噴淋則需要在噴涂流水線上設置一段噴淋線;瀑布式為溶液直接從高處順著工件流下。
粉末靜電噴涂設備主要由靜電發生器、粉末噴槍、供粉裝置、供氣系統及回收裝置等五大部分組成。
噴涂準備工作:首先開啟噴槍的電源開關和氣壓開關,然后根據工件規格大小對噴槍出粉量及霧化氣壓進行調整,一般噴粉量控制在每分鐘300~600g,霧化氣壓設定在3~5 bar,粉桶流化氣壓0.5~0.8bar,靜電壓60~80KV,如果是漏底不良件返噴,靜電壓設定應不大于40KV;
靜電粉末噴涂過程中,一般遵循自上而下、從左到右的操作原則,確保工件上粉均勻。由于粉末不良件返工時需要脫漆后再重新前處理,返工流程相當復雜。因此在涂裝管理過程中,需要安排專人在噴房出口對工件表面粉層的外觀進行檢查,如發現工件表面噴涂不均或因換色不徹底造成的異色污染,應立即取下該工件,并把工件表面的粉塵吹盡徹底后重新上線。如果是空氣中細小的纖維吸附在粉層表面,可用尖嘴qiang利用微小氣壓從側面吹掉工件表面的纖維,避免纖維附著造成粉層固化后漆膜外觀不良。
粉末涂料固化溫度及時間固素塑粉的固化過程是一個化學交聯成膜的過程,環氧聚酯混合型粉末涂料的理想固化條件是:180℃,20min(也有其它固化條件的塑粉,參看其說明書)。
如果固化溫度太高,且時間偏長,會出現涂層老化現象,靜電粉末噴涂加工,白色的涂層老化后會泛黃。如果固化爐設計不合適,溫差太大,還會出現局部烤黃的觀象;此時,應增加熱風循環系統,并調整爐溫在合適范圍。一般涂層老化后發脆。有一些廠家升溫時間太長,由室溫升到180℃需2-3小時,到180℃后恒溫20分鐘,這樣也容易過度固化,應使烤箱密封保溫,升溫時間在20-40分鐘為易。并使內部熱空氣相互對流,溫度均勻。
采用遠紅外加熱管升溫時,應注意工件同加熱管的距離(不應小于200mm),如果場地限制距離太近,白色涂層易烘烤過度而返黃,可在工件與加溫管之間加一塊鐵板(厚度1.5-2mm),南京靜電粉末噴涂,鋼板上打孔,這樣可減少“烤黃”的可能。
對于固化溫度太低或時間太短的涂層,則交聯成膜不徹底,涂層附著力差,對于亞光、無光粉末則表現在光澤太高,附著力差。出現此類問題,只需再次合理固化即可得到合格產品。